声明: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 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更改为"高级研修课程班",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及要求不变。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院校动态 >

访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明道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10-16 14:34

陕西师大:“1023”专项计划首次招收硕士生

——访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明道

 

 

    一、2016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研究生?其中推免生计划为多少?王明道:2016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500余名(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800余名),其中计划接收推免生300余人(含全日制专业学位)。

    二、2016学校招生政策有什么新变化?是否有新增专业?王明道:2016年我校将开展“以边疆安全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即“1023”专项计划)的招生试点,欢迎志愿从事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并符合条件的考生(其中生源为西部边疆地区,2016年招生限定省区为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陕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报考。“1023”专项计划在7个研究方向招生(相关专业见学术型硕士招生目录备注中的字母标识):A西部边疆政治与安全问题研究;B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C西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D西部边疆宗教问题研究;E西部边疆农村社会发展研究;F西部边疆教育发展研究;G西部边疆环境与社会问题研究。

    我校2016年学术型新增三个自主设置招生专业:实验经济学、量子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新增一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职业技术教育。

    三、学校在招收推免生时有哪些新举措?

    王明道:1、我校部分学院组织了暑期夏令营活动,吸引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我校相关学科和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2、我校录取的学术型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优秀者,可申请硕博连读。3、凡我校录取的非定向推荐免试生,均可享受厚德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同时可直接在入学第一年享受积学一等奖学金,标准每年12000元;并有机会获得20000元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此外学校还设立励志奖学金(最高20000元)、敦行奖学金以及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为推免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4、申报我校各类研究生项目时同等条件优先;优先向优秀导师推荐;评定国家奖学金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5、对于来自外校“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推免生,入学后报销复试往返车票(不超过500元)。

    四、2016年,学校哪些专业的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调整?王明道:2016年学校各学科初试专业课科目有个别调整,具体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nnu.edu.cn/公布的招生目录。

    五、请您介绍一下学校2015年招生情况。王明道:2015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0949人,其中统考(含管理类联考)10676人,推荐免试273人;录取人数为2570人,其中学术型1680人,占录取总人数的65%,专业学位890人,占录取总人数的35%,录取人数中统考(含管理类联考)为2297人,推免生 273人,统考(含管理类联考)报录比约为5:1。

    六、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情况。王明道:我校复试分数线基本跟国家线持平,几个热门专业略高于国家线。近几年各学院的复试分数线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nnu.edu.cn/中的信息查询栏目可以查询到。

    七、学校有哪些招生专业?其中哪些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王明道:学校设有29个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学位授权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12个学科门类。

    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动物学(培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还有3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

    八、请您谈谈贵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学制及学习年限。王明道: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学年(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以下特色:

    1、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10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共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5个,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入选者42人,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者3人。

    2、科研条件优越: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183项,教育部项目156项;特别是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42项(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出版学术著作 529部,发表学术论文6885篇;有10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中央财政技术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1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1项,省部级创新团队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141部,发表学术论文7735篇;37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395项,其中发明专利334项。

    3. 行业特色鲜明: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九、您对有意报考学校的考生还有哪些建议?

    王明道:1、考生应结合个人的专业背景、学术兴趣和职业规划理性选择报考专业。对于选择热门专业的考生要认真研究专业课考试内容范围,作好充分准备。

    2、考生在准备专业知识以外,一定要及时关注考试信息,建议订阅我校研招办官方微信或经常查阅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nnu.edu.cn/,了解考研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流程,以免在考试时出现问题,丧失考试机会。最后预祝广大考生考研成功。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 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6万余人(含继续教育毕业生 9 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程光旭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4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66%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400人,副教授680余人,博士生导师293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10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共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5个,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入选者42人,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者3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7900 余人,研究生 15300 余人(其中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7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 3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 900 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项目(包含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183项,教育部项目156项;特别是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42项(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出版学术著作 529部,发表学术论文6885篇;有10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中央财政技术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1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1项,省部级创新团队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141部,发表学术论文7735篇;37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395项,其中发明专利33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369.66万册、电子图书22000 GB。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4000余人。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有2所孔子学院。

    当前,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人人网 开心网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咨询报名请点击 网上申请 老师会主动和你取得联系!

赵老师:18066599005


联系电话:赵老师 18066599005
陕ICP备17017870号-1  Copyright © 2004 - 2014 现代华康(西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