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 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更改为"高级研修课程班",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及要求不变。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院校动态 >

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主任 刘玉梅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10-30 10:56

首经贸:2016年起恢复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招生

——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主任 刘玉梅

 

    一、2016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研究生?其中推免生计划为多少?刘玉梅:我校2016年计划接收1093名研究生,推免生计划不超过总名额的50%。

    二、2016学校招生政策有什么新变化?是否有新增专业?刘玉梅:2016年我校公布了各专业自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2016年非统考科目考试命题将遵循考试大纲进行,请各位考生高度关注。2016年我校新增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学术硕士专业1个;此外,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度越来越高,我校决定从2016年起,恢复该专业的招生。

    三、学校在招收推免生时有哪些新举措?刘玉梅:我校2016年继续接收校内外推免生,并为推免生提供新生入学奖学金一等奖,学术硕士可获得新生奖学金1.1万元;专业硕士除1.1万新生奖学金外,还可获得职业发展辅助金(每年根据资金筹措情况设置金额,2015年为0.7万元)。此外,所有学生均可获得国家助学金0.7万元。入学后,还可申报研究生科研创新一般项目(资助金额为0.3万元)。我校在学研究生均可申请“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按不同工作内容,最低可获得700元/月的津贴。符合困难生条件的研究生还可以申请每年一定金额的困难补助金。在读期间由于学生本人或家庭突发变故,还可以申请500元-3000元的一次性困难补助。欢迎有推荐资格的考生报考我校!

    四、2016年,学校哪些专业的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调整?刘玉梅:2016年我校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二的考试科目由“管理学”调整为“管理学和经济学二选一”。

    五、请您介绍一下学校2015年招生情况。刘玉梅:我校2015年硕士报考人数3054人,实际录取1093人,报录比为2.8:1。其中,报名人数前五名的专业为:会计硕士、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

    六、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情况。刘玉梅:我校2015年复试分数线,除会计硕士、审计硕士、金融硕士、会计学、金融学之外,其他专业分数线均为国家线。

    七、学校有哪些招生专业?其中哪些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刘玉梅:我校2016年有58个招生专业,其中:学术学位硕士专业41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17个,具体专业名称请参考我校专业目录。其中,劳动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企业管理、会计学等13个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

    八、请您谈谈贵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学制及学习年限。刘玉梅: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学术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培养方式,注重实践训练和国际化办学,以项目为纽带带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陆续开展了“学术新人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霍普金斯项目”、“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科研奖学金”等项目,为广大学生搭建起广阔的科研创新实践和职业发展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校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制为二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其中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九、您对有意报考学校的考生还有哪些建议?刘玉梅:请各位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确定报考专业,并合理规划好复习时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认真复习的同时,时刻关注学校的招生信息网,不要错过任何关于报名、考试、复试的相关信息,以免错过规定的时间,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联系人:蔡老师

    电话:010-83951759

    邮箱:yanzhaoban@cueb.edu.cn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50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经过几代首经贸人自强不息地开拓和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丰台园内,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地处中央商务区(CBD),以工商管理硕士(MBA)、留学生和成人教育为主。校园占地总面积580亩,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6万余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600多种。

    近年来,学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已形成以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为主,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设有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信息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外语系、华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体育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硕士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

    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和建设格局。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处于国内同领域的先进水平;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等7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并获得多项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1531人,其中本科生9741人,高职生360人,硕士研究生2422人,博士研究生239人,留学生398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371人。近几年,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学校积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国际化办学,鼓励硕博连读,采取学术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培养模式,以项目为纽带带动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

    学校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实力,已形成一支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396人,专职教师66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近52.7%,其中教授、教研员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290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334人。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中国“千人计划”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3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短期项目获得者2人。

    学校积极推进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投身首都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学校承担了众多国家、各省部委和北京市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重点打造了CBD发展研究、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都市国际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首都市情民意指数调查研究平台等10余个科研平台。设有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以及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社会计算研究院、CBD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27个研究机构。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人口与经济》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人口与经济》是CSSCI来源期刊,学校主办的《当代经理人》等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已与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往来。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举办的会计学硕士项目和注册会计师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北京市教委批准的第一个在我国境内将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结合为一体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非常重视留学生教学,自198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学生层次分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等,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中心,2007年开办了全英文授课的硕士班,2011年开办了全英文授课的博士班,每年在读留学生达600余人。学校为留学生汉语教学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将留学生工作作为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正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留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加强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为学校留学生教育的跨跃发展打好基础。

    学校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以博大厚重的大学精神激励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陶冶人的工作目标,不断促进学校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

    学校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的办学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多科性、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目标开拓奋进。

     (来源: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人人网 开心网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咨询报名请点击 网上申请 老师会主动和你取得联系!

赵老师:18066599005


联系电话:赵老师 18066599005
陕ICP备17017870号-1  Copyright © 2004 - 2014 现代华康(西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